您的位置: 首页 -> 信息动态 -> 行业资讯

新闻导航(内页)

推荐产品

找净化公司怕踩坑?这篇文章帮你规避!

来源:www.fzmcjh.com 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25年03月10日
在净化工程领域,无论是实验室、医院、电子车间还是食品工厂,专业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成败。然而,许多企业在选择净化公司时,因缺乏专业知识而频频踩坑。设计不合理和偷换设计标准是两大常见陷阱,轻则导致成本浪费,重则埋下安全隐患。本文聚焦这两大问题,教你如何提前识别、有效规避!
净化工程领域,无论是实验室、医院、电子车间还是食品工厂,专业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成败。然而,许多企业在选择净化公司时,因缺乏专业知识而频频踩坑。设计不合理和偷换设计标准是两大常见陷阱,轻则导致成本浪费,重则埋下安全隐患。本文聚焦这两大问题,教你如何提前识别、有效规避!
陷阱一:设计不合理,隐患暗藏
净化工程的核心是功能性,但部分公司为了压缩成本或赶工期,设计方案往往“纸上谈兵”,导致落地后问题频发。以下两种典型场景需警惕:
1. 空间规划“想当然”
气流组织混乱:未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计送风口、回风口位置,导致气流短路或死角,洁净度不达标。
案例:某药企实验室因回风口位置错误,粉尘在设备区堆积,影响药品检测精度。
设备布局不合理:净化机组、管道与生产设备的间距过小,后期维护需拆墙破管,增加额外成本。
2. 材料与工艺“偷工减料”
低质材料滥竽充数:使用非防静电地板、普通彩钢板代替净化专用材料,易滋生细菌或引发静电事故。
施工细节粗糙:管道密封不严、墙体拼接缝隙大,导致洁净室正压失效,外部污染物渗入。
陷阱二:偷换设计标准,以次充好
净化行业有严格的国标(如GB 50073、GMP、ISO 14644),但部分公司利用信息差,通过模糊标准、混淆概念来降低成本。
1. 标准降级,埋下合规风险
民用标准替代工业标准:例如,将电子厂万级洁净室的设计偷换为十万级标准,看似“达标”,实则无法满足生产工艺要求。
参数虚标:声称换气次数、过滤效率“符合需求”,实际却低于行业规范,导致能耗高、效果差。
2. 验收标准“埋雷”
合同条款模糊:仅标注“洁净度达标”,却未明确测试点位、检测方法(如静态/动态测试),给后期扯皮留空间。
设备参数作假:提供虚假的过滤器效率报告,或使用二手风机冒充全新设备,实际运行时性能大打折扣。
如何规避?记住这3招!
要求“透明化设计”
让公司提供完整设计方案,包括气流模拟图、设备选型表、材料清单,并请第三方专家审核。
合同明确标准细节
注明设计依据的国标/行标编号,细化验收指标(如温度波动范围、噪音限值、粒子浓度等)。
分阶段付款,绑定质保
预留30%尾款在验收后支付,并约定至少2年质保期,倒逼施工方重视质量。
总结
净化工程是“隐形工程”,设计阶段的疏漏往往在投产后才暴露。选择净化公司时,务必警惕“低价快签”的诱惑,从源头把控设计与标准,才能让每一分投入真正转化为安全与效益!
+ 微信号:微信号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。